2008“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章程
主办单位:中 国 中 央 电 视 台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年5月 一、活动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力的增强,对外沟通合作日益增多,中西文化交流日显重要,各领域都需要具备良好外语技能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为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展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精神风貌,中央电视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连续六年成功举办“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的基础上,决定联合主办2008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以推动我国外语教育,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使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走向世界。 二、主办单位 中国中央电视台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三、冠名 2008“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2008 “CCTV Cup” English Speaking Contest) 四、组织机构 由主办单位联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等机构组成2008“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组委会(名单见附件),负责制定大赛的章程和赛题。大赛日常工作由组委会秘书处承担。 五、参赛资格 全国大专院校35岁以下中国籍在校本科、专科学生、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或进入往届大赛决赛的选手不包括在内)。 六、大赛程序 大赛分四个阶段进行,即:初赛、复赛、半决赛及决赛。 (一)初 赛: 在各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领导和协调下,由参赛学校(即初赛赛点)大学外语部负责组织实施,每个初赛赛点应有不少于30人参赛。参赛学校应保证本校符合参赛资格的学生有公平的报名参赛机会。 比赛环节:比赛中可包括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回答问题等部分。可参考大赛半决赛的形式。 演讲题目:定题演讲可参考大赛半决赛的题目,也可自定(可从当代大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出发,选定题目)。即兴演讲的题目自定。 评委组成:评委人数不少于5人,其中外籍评委不少于2人。中国籍评委具备副教授以上职称。比赛前应召开评委会,讨论并贯彻评分标准,以保证比赛的规范性、公平性与公正性。可参考半决赛评分标准。 赛场布置:主办方提供统一印制的宣传海报,承办方也可自行设计,但需包含大赛标志性字样: 2008“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初赛) (XX校赛点) 主办: 中国中央电视台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承办: XX校 (二)复 赛: 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各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承办。比赛地点由研究会在本省选定。主办单位将派员观摩部分赛区的比赛。主办单位为各赛区提供一定数额的组织经费,经费如有不足可通过收取参赛费、争取政府支持、争取企事业赞助等方式解决。 选手注册:所有进入大赛复赛的选手必须到大赛网站(http://esc.fltrp.com)进行注册,填写个人信息及初赛信息。选手注册后方可参加复赛和半决赛。 参赛资格:各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自行决定各初赛赛点进入复赛的名额。比赛环节:比赛包括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回答问题三部分。可参考半决赛的形式。 演讲题目:定题演讲可参考半决赛的题目。即兴演讲题目由各地研究会决定。 评委组成:评委人数不少于7人,其中外籍评委不少于3人。中国籍评委具备副教授以上职称。比赛前应召开评委会,讨论并贯彻评分标准,以保证比赛的规范性、公平性与公正性。可参考半决赛评分标准。 赛场布置:主办方提供统一印制的宣传海报,承办方也可自行设计,但需包含大赛标志性字样: 2008“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复赛) (XX赛区) 主办:中国中央电视台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承办:XX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三)半决赛: 由中央电视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各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协办。比赛地点在北京。 选手注册:所有参加大赛半决赛的选手必须在10月20日前到大赛网站(http://esc.fltrp.com)填写相关信息。初赛、复赛信息完备的注册选手方可参加半决赛。 参赛资格:各省(市、自治区)复赛前3名(限3人,不得出现并列名次)选手参加半决赛。香港、台湾地区各选派3名选手,澳门选派1名选手作为主办单位特邀选手参加半决赛。 抽签规则:决定半决赛各选手出场次序,选手务必按时到场。如因特殊原因,选手未能及时到场,必须指定代理人代替本人抽签。代理人须将选手签名的书面代理人委托书交给组委会备案,方能抽签。抽签仪式开始后尚未指定代理人的,视为弃权。选手或其代理人抽到的场次号和顺序号为最终结果,不得与任何人交换。比赛开始后,未能按抽到的顺序号出场的选手,视为弃权。 评委组成:评委人数不少于9人,其中外籍评委不少于4人。中国籍评委具有教授职称。比赛前应召开评委会,讨论并贯彻评分标准,以保证比赛的规范性、公平性与公正性。 比赛环节: 1. 定题演讲:每位选手首先进行3分钟的有准备发言,题目为“1+1=2?”,选手可自定小标题; 2. 即兴演讲:赛题保密,选手上场前15分钟抽题。即兴演讲时间为3分钟; 3. 回答问题:1名中国专家和1名外国专家就选手定题演讲或即兴演讲内容各提一个问题,选手回答时间为每题1分钟; 4. 综合知识速答:赛题保密,选手比赛时当场回答4个问题,每题必须在题目显示后5秒钟内答出。每题0.05分,满分0.2分,记入总分。题目与回答均为英文,涉及基本常识、语言知识、历史文化、时事问题等。 评委评分: 1.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评委的平均分为选手得分; 2. 半决赛第一场前5位选手的成绩在第5位选手结束演讲后,经评委商议后统一公布;其余选手演讲结束后当场亮分。 评分标准: 定题演讲(30%) 即兴演讲(40%) 回答问题(30%) 合计 综合知识速答 总分 内容 10分 14分 10分 100分 0.2分 100.2分 语言 10分 13分 10分 技巧 10分 13分 10分 得分 内容要求:主题鲜明,与小标题相符,内容清楚、结构清晰、中心突出,合理展开、阐释充分、证据相关、逻辑性强,内容生动、不枯燥,能吸引听众注意力。 语言要求:使用标准英国英语或美国英语。语言准确(发音清晰,音调、音高合适,用词准确、相关),语言流利(注意连读、词重音、句重音、语调和节奏等)。 技巧要求:自信,有感情与气势;注意手势、眼神与身体语言;幽默感(不能是哑剧式的幽默或调侃);适当使用修辞手段(比喻、类比等)。 时间控制:定题演讲或即兴演讲在2分30秒时有铃声提示,超过3分15秒,或不足2分45秒,扣0.5-1分。回答问题在45秒时有铃声提示,不足45秒或超过1分15秒,扣0.5-1分。 道具使用:定题演讲和即兴演讲阶段允许使用实物、图片等辅助道具,但一个演讲仅限使用一次道具,使用道具过多将被酌情扣分。 有关半决赛加赛的说明: 在半决赛第23名出现平分时,进行加赛。加赛出场顺序由选手现场抽签决定。加赛包括两个环节:1)即兴演讲:每位选手抽取一道即兴演讲题目,准备10分钟。即兴演讲时间为3分钟,2分30秒时有铃声提示;2)回答问题:每位选手回答两个与即兴演讲有关的问题,每个问题回答时间为1分钟,45秒时有铃声提示。所有选手演讲完毕后当场亮分,分数高者进入下一环节。 (四)决 赛: 由中央电视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比赛地点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厅。 参赛资格:半决赛得分排在前23名的选手参加决赛。 比赛环节(暂定,以中央电视台最终决定为准): 1. 定题演讲:题目待定,时间为2分钟; 2. 问答:针对定题演讲提问; 3. 即兴演讲:选手自选题号,赛题现场播放,另加15秒倒计时供选手思考,然后即兴发表论点,演讲时间为1分钟。所选题目及选手的论点将带入下一个环节; 4. 辩论:设立辩论专家团,专家团成员身份与职业各异,由中外人士共同组成。专家团将持与选手相反的观点,向选手提出问题,选手要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 5. 以上四部分比赛成绩最高的前6名进入总决赛,比赛形式有辩论、情景对话、知识抢答等,难度有所增加。总决赛单独记分,其得分为大赛前6名的最终名次。 评委组成:决赛评委不少于11人,由院校、文化、外交、新闻等机构派出。 评分标准(暂定,以中央电视台最终公布为准): 定题演讲(15%) 问答(15%) 即兴演讲(30%) 辩论(40%) 合计 内容 5分 5分 10分 10分 100分 语言 5分 5分 10分 15分 技巧 5分 5分 10分 15分 得分 七、奖项设置 (一)决赛冠军(1名):选手及指导教师(共2人)获得“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冠军奖杯及获奖证书;赴英国参加“ESU Cultural Seminar”(8月,一周时间)活动。费用由外研社提供。 (二)决赛亚军(2名):选手及指导教师(共4人)获得获奖证书;赴英国参加 “Oxfor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eminar”(7月,一周时间)活动。费用由外研社提供。 (三)决赛季军(3名):选手及指导教师(共6人)获得获奖证书;参加“澳亚大专英语辩论赛”(7月中旬,一周时间),地点在大洋洲或亚洲某个国家(每年不同)。费用由外研社提供。 (四)决赛优胜奖(17名):选手及指导教师(共28人)获得获奖证书;参加“亚洲大专英语辩论赛”(5月初,一周时间),地点在亚洲某个国家(每年不同)。费用由外研社提供。 (五)荣誉奖:大陆地区参赛省(市、自治区)选送的3名选手中如果无人获得上述4个奖项中的任何一项,则该省(市、自治区)3名选手中在大赛半决赛中成绩最好的一人获得本次大赛的荣誉奖,并参加“亚洲大专英语辩论赛”(5月初,一周时间),地点在亚洲某个国家。费用由外研社提供。如果该省选手在半决赛中有并列第一名的情况,则根据并列选手在该省复赛中的成绩排名决定。 (六)单项奖:奖励在决赛过程中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选手。 (七)优秀组织奖:奖励大赛组织过程中成绩突出的学校和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八)各省(市、自治区)的复赛参照以上奖项设立本复赛赛区的奖项。 有关出国奖项的说明: 1. 外研社提供获奖选手及指导教师的往返国际机票、报名注册费(含在国外的部分食宿费用)和签证费,其他费用由获奖选手及指导教师所在学校承担。 2. 指导教师须是在半决赛报道时登记、确认的惟一指导教师,不可由他人代替。 3. 出国奖项一年内有效。因护照未能在规定时间办理或签证被拒签等非主办单位方面的原因而不能出国的人员不再享受出国机会。 4. 获得“荣誉奖”的选手若已在往届大赛中享受到出国奖励,则只能获得证书而不再获得出国奖励。遇此情况,所在省(市、自治区)在大赛半决赛中成绩第二的选手获出国奖励。 5. 参加“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的选手可参加本演讲大赛,但如果同时获得两项比赛中出国活动的奖励,只能选择其中一项。 八、日程安排 1. 2008年5月17日召开大赛组委会筹备会议,讨论并通过本章程。各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应按本章程所规定的时间表组织本省(市、自治区)的初赛和复赛。 2. 9月30日前,各学校完成初赛。 3. 10月20日前,各省(市、自治区)完成复赛。 4. 11月16-18日,半决赛。 5. 11月19日,决赛选手接受电视录播培训。 6. 11月20-23日,决赛。 九、大赛宣传 筹备会后,中央电视台通过《中国电视报》、央视网站、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和其他频道为大赛的报名、初赛进行预热宣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负责在中央和地方媒体进行宣传。各省(市、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应积极与当地媒体联系,有效安排本赛区内的比赛报道。为配合中央电视台的宣传工作,各初赛赛区有条件的可拍摄部分比赛实况和花絮,上传至大赛网站(http://esc.fltrp.com)。 十、本章程的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 2008“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组委会 中国中央电视台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年5月 附件: 2008“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组织机构 (一)组委会顾问 周远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 胡文仲(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荣誉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组委会主任 盛亦来(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主任、2008“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总监制) 李朋义(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名誉社长) (三)组委会副主任 王 晰(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副总监、2008“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总策划) 于春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 杨治中(全国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四)组委会委员(以姓氏拼音为序) 安纯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陈仲利(北京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陈永捷(上海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陈宗华(海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崔 敏(吉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樊葳葳(湖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何莲珍(浙江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何育杰(2008“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总导演) 胡信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嵇纬武(天津市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李霄翔(江苏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刘洊波(广东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刘俊烈(安徽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卢保江(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罗立胜(北京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马占祥(内蒙古自治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乔梦铎(黑龙江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石 坚(四川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田贵森(河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王健芳(贵州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王正仁(山西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吴松江(福建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杨广俊(河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杨俊峰(辽宁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杨 跃(陕西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杨世强(云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余渭深(重庆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臧金兰(山东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曾凡贵(湖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张克溪(青海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张致祥(甘肃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赵国杰(江西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五)组委会秘书处 徐建中 常小玲 李 响 周 静 刘相东 刘琦榕 何 研 李 丁 胡晓凡 张红方 刘美麟 刘晓娟 焦 勇 李念璐 蔡 研 王玥鑫 李治红 韦亚菲 洪 烨 陈丽莉 赵 颖 刘晓燕 李淑静 孟 军 高丽华 赵 静 孙凤兰 (六)组委会秘书处联系方式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9号 外研社大厦3505室 邮 编:100089 电 话:(010)88819992/ 88819570 传 真:(010)88819400 电子信箱:cctvesc@fltrp.com 官方网站:http://esc.fltrp.com |